10月14日下午,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《中国的粮食安全》白皮书,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了中国的粮食自给能力、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贡献、粮食支持政策、粮食市场开放等问题。
1996年,中国政府曾发表《中国的粮食问题》白皮书,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“谁来养活中国人”的质疑。时隔23年,中国再次发表了粮食白皮书,这释放了哪些新的信号?
自2004年以来,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“十五连丰”,2019年的粮食产量有望连续第五年超过1.3万亿斤;中国的口粮实现完全自给,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%以上。目前,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,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%,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%,高于世界平均水平。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保障自己的吃饭问题。
尽管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比较好,但是,中国的耕地面积和水资源是有限的,而中国的粮食需求还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,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,中国的饲料用粮、工业用粮都明显增加。同时,由于人民变得更加富裕,中国的粮食消费结构出现了提升,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口感更好、质量更高的粮食产品。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粮食安全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,随着消费形式、消费环境的改变,粮食安全的定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,尤其是随着开放程度加深加大,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中国需要的是成体系的粮食安全保障方案。
尽管中国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,中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存在结构性缺口。综合这些缺陷来看,中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有持续提高的需要
关键词: 粮食安全白皮书